天花非典鼠疫,这些比新冠还恐怖的传染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然而,比感慨时光飞逝更扎心的现实是:这已经是新冠疫情肆虐的第三年,国内疫情此起彼伏,其他国家选择躺平,形势不容懈怠。疫情不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阴影。

疫情导致很多人居家隔离,曾经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回味与想象,网课变成了日常,人们拿出备战备荒的精神囤粮囤物资,电影院和景区门可罗雀,口红变成无用之物。

人们不禁要问:新冠疫情何时会彻底消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天花、非典,西班牙流感等等,这些比新冠肺炎还要恐怖一百倍的传染病是怎么消失的?

一、鼠疫:曾三次大爆发的恐怖瘟疫

鼠疫曾经是非常可怕的烈性传染病,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有三次大爆发,导致数亿人死亡。

第一次爆发是在公元前年,地中海沿岸的东罗马帝国,又称地中海瘟疫。据史料记载,君士坦丁堡每天毙命人到上万人,城区如何埋葬尸体成为难题。鼠疫肆虐了整整四个月,因极高的死亡率使得劳动力和兵力锐减,拜占庭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次集中爆发在欧洲的中世纪:从到年,短短数年间造成欧洲万以上的人口死亡,总人口几乎减少三分之一。因患者皮肤均出现黑斑,死亡过程极其恐怖,这场瘟疫被称之为“黑死病”。

当时的欧洲堪称人间炼狱,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薄伽丘在其短篇小说《十日谈》里曾描述过当时的惨状:“几乎每个小时,都有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尸体被层层叠叠地放在坑里,上面只盖着一层薄薄的泥土,直到整个坑被装满。”

由于极度恐惧和无知,欧洲人发明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应对之策:如放血疗法,长期不洗澡,向上帝忏悔并鞭笞自己,甚至因此迁怒于犹太人,把数以万计的犹太人活活烧死。然而都没有丝毫效果。直到米兰大主教无意中发现隔离措施比较有效,加上公共卫生状况的好转,鼠疫才逐渐被控制。

第三次大爆发在19世纪末。疫情最先起始于清朝的云南地区,尔后波及到香港,再传向世界各地。这轮鼠疫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前所未有,造成全球万人死亡,仅中国就达万人。

鼠疫的防治之路颇为曲折。

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在香港的病人身上分离出导致鼠疫的元凶—鼠疫杆菌;3年后,一位犹太裔微生物学家发明鼠疫疫苗,随后法国科学家席蒙证实:老鼠及啮齿类动物身上的跳蚤才是疫情传播的罪魁祸首。但传播链条仍然成谜。

年,中国东北爆发大规模鼠疫,从满洲里一直蔓延到哈尔滨和整个东三省。清朝政府多次派人治理,但收效甚微,法日俄等更妄图通过疫情控制东三省,东北告急!

危急时刻,华裔医学博士伍连德赶到哈尔滨,看到当时大街上人人都在抓老鼠的荒诞场景。他通过秘密解剖鼠疫患者的尸体,发现死者的肺部受到感染,从而推测出:鼠疫可能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导致急性呼吸炎症。

伍连德号召民众戴上口罩预防鼠疫传染(时人称“伍氏口罩”),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面积消毒、焚烧尸体,阻断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医院,区分轻症重症,防止交叉感染等,快速遏制住了疫情传播,为现代防疫体系奠定基础。

鼠疫在上世纪50年代末才结束全球大流行,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消失。不过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不再让人闻之色变。

二、天花:人类唯一彻底消灭的传染病

天花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

研究者从公元前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身上发现疑似天花导致的皮疹,由此可见,天花病毒存在的历史已达三千多年。

而天花疫情最早发生在公元前年,当时古埃及的囚犯通过战争将天花病毒传播到了赫梯地区。

科学家推断,天花病毒最早可能是家畜身上无关痛痒的痘病毒,但随着人类驯养的野生动物不断增多,天花病毒不断进化,且增加致命性。

天花病毒的潜伏期平均为12天,患者的初期症状是高烧、头痛、疲惫,随后脸上和四肢出现红疹,严重者会大出血,在3-5天内就会毙命。即便痊愈,脸上也会留下永久性瘢痕,俗称“麻子”,故名天花。

天花的致死率约为30%,但传染性极强,而且通过空气传播。人一旦感染天花病毒,只能听天由命。更可怕的是,即便病人已经痊愈或者死亡,病毒仍然能够通过介质存活并感染他人。

15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把枪炮和天花病毒带到这块土地上。0万原住民对病毒毫无抵抗力,大批部落因此灭绝,年后,原住民人口只剩下不到万人。

到了18世纪,欧洲殖民者更是利用天花的高传染性,对印第安人实施骇人听闻的“种族大灭绝”。

为了迅速瓦解印第安人的战斗力,英军驻北美总司令杰佛里·阿默斯特爵士与一名上校军官合谋,把天花病人用过的毯子当作礼物送给当地的两名印第安人首领,致使天花在印第安人中广泛传播,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因此丧命,此后天花肆虐美洲大陆。

自从16世纪开始全球传播后,天花病的发病率就居高不下。东西方不少王公贵族都死于天花之手,如清朝的顺治皇帝、同治皇帝以及豫亲王多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清朝的康熙皇帝虽幸免于难,却因感染天花而在脸上留下麻点,形同毁容。

万幸的是,得过天花后又痊愈的人,能够终身免疫。据说康熙帝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小时候感染过天花,被认为更有可能健康长寿,保大清江山无虞。

古代中医曾为抗击天花病毒做出过杰出贡献。

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取用天花患者口疮中的脓液敷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这可能是“人痘接种法”最早的起源,明代之后逐渐盛行且技法多样。康熙帝曾下令在全国普及“人痘接种法”,大大降低了天花病毒感染的死亡率。之后这种方法传到西方,被广为接纳。

不过“人痘接种法”也有缺陷,它有2%左右的致死率,且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如耳鸣等。人类需要找到更安全的免疫接种方式。

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偶然间发现:奶牛也会得牛天花,即“牛痘”,而与奶牛经常亲密接触的挤奶工在感染“牛痘”后均对天花免疫,她们没有一个是麻脸,且没有任何症状。

于是,消灭天花的武器找到了,那就是接种“牛痘”。经过多次大规模试验,到19世纪时,“牛痘接种法”已在全世界普及,到清朝末年,已广泛取代“人痘接种法”。

此后,天花逐渐绝迹。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成功消灭天花。

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真正消灭的传染病。

天花病毒目前只存在于美国亚特兰大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实验室里。

三、百年霍乱史

霍乱在中医典籍中常有记载,它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已有所论述,清代医学家王士雄曾著书《霍乱论》。不过,古代医学典籍中的“霍乱”指的是上吐下泻的急性肠胃炎,而不是引发数次全球大流行的霍乱传染病。

后者是由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发病迅猛,患者往往急剧腹泻不止直至脱水死亡,过程极其痛苦。

霍乱在历史上总共有七次大流行,其中六次都发生在19世纪,被称作“19世纪的世界病”。

第一次大流行发生在年,肇始于印度的恒河流域。恒河本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也是印度人的饮用水源,但因印度人习惯于在恒河中洗菜、洗澡甚至投放尸体用以祈福,恒河水早就肮脏不堪,滋生各种病菌。疫情爆发后,很多印度人腹痛如绞,狂泻不止,甚至在几个小时内毙命。

这次霍乱迅速传播到阿拉伯、地中海沿岸及非洲,3年后,又传入嘉庆年间的中国。史书记载:“其病霍乱吐泻,脚筋顿缩,朝发夕毙”。

时隔9年,第二次大流行又卷土重来。这次的疫情传播到了欧洲。年,霍乱在英国集中爆发,起因仍然与河流污染有关,传播途径是泰唔士河。大不列颠约有3万人死于霍乱。

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英国伦敦成为重灾区。短短数天内,苏荷街区居民死亡多人,其他居民纷纷逃离,死亡的气息笼罩在城市上空。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瘴气”,即不清洁的空气是引发瘟疫的罪魁祸首。但麻醉药师约翰.斯诺通过统计学调查,发现霍乱患者的症状都与消化系统有关,因此他判定饮用水源才是可能的传播径径。

他绘制了一幅“死亡地图”,上面标注了感染者的住址,再附上附近的所有水井和水泵的位置,最后,所有的病例都指向宽街上的抽水泵周围,最终证实了完整的传播链条:一名女婴感染了霍乱,她的父母把洗尿布的水倒进了化粪池,污水又渗漏到附近的水泵里,成为引发疫情的源头。

当时伦敦的公共卫生状况非常糟糕,下水道和化粪池都是露天的,城市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约翰.斯诺建议政府拆除抽水泵,切断传染源,疫情因而迅速得到控制。

以疫情为契机,伦敦市政府对城市下水管道进行大规模改造,将污水管道与饮用水管道彻底分离,建立了现代化城市管网的雏形。此后再无大规模霍乱发生。

30年后,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在实验室成功分离出霍乱弧菌菌株,证实了霍乱弧菌才是引发霍乱的病原体,而不是什么“瘴气”。

19世纪末,霍乱灭活疫苗的出现终于暂时终止了霍乱大流行,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在局部地区如非洲又呈现上升趋势。

在我国,霍乱早就不是可怕的传染病,这要得益于良好的卫生环境与清洁的水源。但世界卫生组织称:霍乱仍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且威胁在逐步增大,主要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与卫生状况恶化有关。

四、西班牙流感:改变世界历史进程

西班牙流感发生于年至年,是蔓延全球的一种可怕传染病,虽以流感命名,却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高死亡率,并最终改变世界历史进程。

疫情发生在春季,由美国堪萨斯一处军营里爆发,并随着军队的海上运输传播到法国和西班牙。刚开始患者症状并不严重,只是普通的发烧,头痛,与普通流感类似;但经过持续传播之后,传染性不断增强,很多人出现脸色发青并咯血,还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病毒迅速席卷了西班牙,然后扩散到欧洲和全世界。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和美国的军队因此战斗力损伤严重,疫情甚至提前终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是各国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投入战争了。

据统计,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数在万到1亿人,比一战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累计10亿人感染,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更为诡异的是,西班牙流感似乎只针对青壮年,死亡病例多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老年人和儿童普遍症状较轻。

据医学界分析,青壮年的高致死率可能与免疫系统的过激反应有关,强大的免疫系统与病毒短兵相接,火力全开,在短时间内导致器官受损或呼吸衰竭;而老年人和儿童因为免疫力较弱反倒幸免于难。

这场可怕的流感只持续了18个月,到年春天就完全消失了,甚至没给科学家辨认毒株的机会。因而,很长时间内,人们对病毒一无所知。

直到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类流感病毒,并命名为H1N1;60多年后,美国科学家发现西班牙流感是一种与甲型流感病毒(H1N1)极为相似的病毒。

西班牙流感的杀伤力为什么这么强?现代基因技术表明,此病毒据有一种特殊基因,与之后历次流行的甲型流感都不同。何况,20世纪初生活水平和卫生状况普遍较差,人们的免疫力水平低,战争更是成为病毒传播的超级温床。

有人会问:西班牙并非流感的发源地,为什么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呢?这与一战期间参战各国严格的新闻管制有关。为了不削弱士气,欧美国新闻媒体普遍保持沉默,仿佛疫情并不存在;只有中立国西班牙持续如实地报道疫情动态。据称有万西班牙人感染这场流感,连西班牙国王也未能幸免。

全球媒体把病毒强行扣上了西班牙籍,但西班牙人自己却称病毒为“法国流行感冒”。

五、非典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发生于年,在广东佛山发现首例病例之后,经香港等地快速席卷全球。

非典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寒战,剧列咳嗽,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肺部及其他器官病变。

非典通过飞沫及近距离接触传播,潜伏期很短,一般3-5天就会发病,死亡率高达11%,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约余人。

很多人应该对非典记忆犹新:学校停课,农民工不得返乡,每天消毒测体温,那时医用口罩还未普及,防疫主要靠严格的隔离政策。

到了年中期,非典就彻底消失了,但当时并没有针对非典的特效药或疫苗问世。

非典的快速扑灭可能源于隔离措施的有效,及病毒在代际传播中致命性的降低,但目前为止也只是猜测。非典和新冠虽然都是冠状病毒引起,但两种冠状病毒并不相同。

科学家在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体内发现了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但病毒源头来自哪里至今尚无定论。

人类的历史就是和病毒不断抗争的历史,人类的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病毒也在不断进化。以往经验表明:传染病要么彻底被人类消灭,如天花;要么和人类共存,但不再对人类构成威胁,如鼠疫,霍乱;病素也可能不断产生新的变种,如H1N1,新冠病毒。

凡打不死我们的,必将使我们更强大。没有人类战胜不了的病毒,相信新冠也终有被人类征服的那一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hsqa.com/bdfnzym/12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